浏阳景点

浏阳文庙

江南第一文庙——浏阳文庙,坐落在浏阳一中校堂园中,进入学校大门,首先便映入人们的眼帘,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和民族文化的熏陶。

千年古刹石霜寺

石霜寺,千年古刹,位于浏阳市金刚乡石庄村石霜山,因山而名。唐僖宗李儇(874~888)时,由宰相裴休奉旨监建。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参差错落,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

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位于浏阳市中和乡苍坊村。此地群山环抱,风光秀丽,敏溪河穿村绕屋而过,故居为一栋普通砖木民房,有大小房屋19间,约450平方米。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于侧屋内一间10多平方米的耳房里,在此度过童年。

王震同志故居

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风景秀丽,九曲溪绕村而过,不远处有杨梅岭等山峦绵延起伏。故居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后搭披棚作厨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诞生于此。


商机信息
 
【走进浏阳】——人口民族

 2009年05月09日 09:49 

浏阳历史上曾惨遭战乱屠戮,现居住人多为清初从各地迁来。因此有多种方言与民系并存。

全市内有汉、苗、土家、侗、瑶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在籍人口1555人。
 

 

客家语


    客家人(英:hakka)的历史是汉民族形成历史的缩影,充满了辛酸传奇的色彩。西晋永嘉之乱时,为了躲避战祸而大量外逃的中原汉人,南迁到闽粤赣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世代相传。据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的考证,这批汉族支系后来还经过四次大迁徙,直至今天远播海内外,据专家统计,在全国10多个省区180多个市县和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大约有八千万到一亿的客家人。
    而浏阳在明末清初之时迁入了大量的客家人,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人和本地人杂居,有一些不称自己为客家人,而称自己是广东人。
 浏阳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区和北区一带,有20多个乡镇有客家人分布,大约有2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乡和北乡。历史上,古港镇以东的东区,基本都为纯客家乡镇,东乡大约有十余个乡镇有客家人的分布,如小河(包括原来的凤溪乡)、张坊(上洪、人溪等地)、大围山、七宝山、白沙、达浒、沿溪、永和、古港、三口、高坪等乡镇,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有社港、龙伏、沙市、山田、淳口等乡镇,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除了上述以外全市范围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分布(如南乡的中和等一些乡镇)。
 客家人从江西为跳板迁入湖南,在此地繁衍生息三百余年,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浏阳的客家话和粤东的客家话没有什么差别,两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流利的交际,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然现时客家风情比较浓厚的仅剩小河、张坊两地,而其他乡镇的客家文化已保存不多,尤其是丢失了客家人赖以认同的客家方言,在东区一些乡镇如沿溪、永和、古港、官渡等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仍能讲出流利的客家话,而其子孙却均不会讲客家话了,想到客家人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不禁让人唏嘘。
 客家人作为古代南迁的汉人,其语言也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韵古词,如:吃饭——食饭、睡觉——睡目、下雨——落水、你们——你等、我们——俺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更有一些浏阳客家人(或者客家后裔)创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英名千秋永存,这些人中最杰出的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上将杨勇,上将王首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
 目前,浏阳客家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消失、同化现象严重,客家文化在浏阳已经面临危机,亟待保护。
  

赣语


  浏阳城区以及南区大部所通行的“浏阳话”属于赣方言宜(春)浏(阳)片,为浏阳主体通用语言。
     赣语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148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
     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 同时,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
     赣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江西话”,在江西境内除赣语外,还有客家话、吴语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言分布。同时诸如湖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份亦有赣语人口分布。
     宜浏片:包括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淦、新余市、丰城市、万载等市县。湖南省浏阳、醴陵市也属此片。
     宜浏片的特点是有入声,但不分阴阳,“百白绿六”等字声调相同。去声也不分阴阳。丰城和万载入声分阴阳,阴入低,阴入高,属例外情况。 
     宜浏片除新余之外,声母送气都不影响调类分化。 
     宜丰、上高、新淦、万载四县声调有变音现象,变音为高升调,表示小称、爱称,鄙称等感情色彩。 
   

湘语


  浏阳湘语区主要分布在西乡及北乡等地,以镇头话为代表。
     湘语,又称湘方言湖南话,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的重庆广西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
     湘语又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
     新湘语主要分部在长沙(浏阳除去靠近江西部分)、株洲市、株洲县、湘潭市、湘潭县、岳阳的湘阴、汨罗市、华容县南部、益阳大部(市区,桃江,沅江,安化,南县)。另外,由于湘南一些大型矿产集团在上世纪中叶兴起,新湘语也在湘南部分地区形成方言岛,例如郴州永兴县的湘永煤矿,衡阳下属的耒阳市的白沙煤电集团等。新湘语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
    老湘语分布在衡阳、娄底、双峰、湘乡、永州、一带,受外部方言影响较小,保留比较好。新老湘语之间互通程度较低。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意见反馈  广告服务  招商加盟  联系方式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浏阳114黄页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