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赵炳鑫其人及作品

西吉文学网 2008年11月26日 09:31 西吉县文联

       

赵 炳 鑫 简 介

 

       赵炳鑫,博客名:雪影冰痕。宁夏西吉县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自1990年创作以来,在《朔方》《黄河文学》《青年文学家》《中国西部发展报》《六盘山》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100余万字,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体裁。多篇散文被《眺望远方》《西部的天空》等选本选入,被《读者》转载。有文学作品多次在区内外获奖。曾获《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散文作品曾获省市征文奖。杂文作品《有关房子的随想》获《银川晚报》“房子的故事”征文二等奖,《傻傻的吕日周》获第五届“香山杯”杂文征文大赛二等奖。结集出版散文随笔选集《不可碰触的年华》一书。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u/1249401601
 
 

行走在文学的边缘


缘于对文学的虔诚,我爱上了文学。

说实在的,文学曾一度在我枯躁的生活里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那是因为生存环境的艰苦和我的清贫。

我于1987年固原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吉县最贫困的白城乡政府工作。至于说那里的环境有多恶劣,我是羞于谈起的。因为同生活在那山沟沟里的乡党比起来,我毕竟是拿着薪水的国家小干部,衣食无虞,再苦再艰难,也比不得那些当时吃粮靠返销的农民。然而,同真正的城里人比起来,那里的环境是令人难耐的,好在我本身就是一个出身于西海固的农民的儿子,对于那样的环境并不陌生。

有一位从西海固走出去的知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是有深刻哲理的。他说,西海固的生存环境是艰苦的,然而,这样的环境可以锻炼人,却不能发展人。后来我所走过的道路,对此的感受无疑是相当深刻的。

在白城将近4年中,我从一个初出茅屋的毛头小伙,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我该走的路。

在白城的4年,应该说是我由精神饥饿而走向灵魂充实的过程。特别是在与白城的乡党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认同。我曾一度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别的同事因为下村而发愁时,我却乐意深入到乡民中间去。我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发挥我在农校时所学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给老乡们的家畜治病,调解他们之间因一些小事而引发的邻里纠纷,同他们的相处是融洽的,我在他们中间享有一定的威信,我也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苦是苦了点,但内心还是比较充实的,那一段经历,后来成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它对于我后来走向文学,奠定了现实的生活基础。

在那段时间里,除了乡政府布置的日常工作(一年后我被调整当了乡党委秘书,下村相对少了。)有了很多闲暇时间,我开始一步步走进阅读文学名著的所谓诗意的栖居。

现在想来,用诗意的栖居来形容我在白城4年的生活,在精神层面应当是妥贴的。那时,我周围的人读书的已经没有了,在他们顶多只能说是翻翻报纸。我的同事大多都是本乡的干部,早出晚归,操持家务和应付工作,那是他们全部的时间,他们的生活是很现实的,谁还想着读书那当子事?我想起了周国平先生在他的《岁月与性情》一书里的话:“尽管久居僻地,我还是勉力发奋,不让自己颓败下去。在这种环境中,不知有多少人沉沦了。想到这一点,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这是他被发配到广西资源县时的情况,当时我的处境,大致也是如此。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尽量保持着内心精神性的独立,特别是当下村时见到那些贫困的家庭,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常常让我感动得掉泪,因此,我没有权利沉沦,去怨天忧人。荀子的话是相当精辟的,他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无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无者。”因此,君子“日进”而小人“日退”。我想,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是这样。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尽管当时并没有去有意投稿,没有多少发表的欲望。

我知道文学需要有极高的天分,需要有悟性。我并不是一个适宜搞文学的人,但我有对文学虔诚的向往和爱。记得我当时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文学是我的妻子,医学是我的情人,音乐是我的朋友。”现在想来,那时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把文学比作妻子,何等看重。后来的经历,使我对此有了重新的审视。

 

 

 赵炳鑫著---- 《不可碰触的年华》

静守精神家园的宿命

-------读赵炳鑫散文随笔选集《不可碰触的年华》有感

孟悦朴

    赵炳鑫是近年来难得见到的那种对文学、对读书仍心存敬畏、虔诚向往的老实人。大约10年前我曾指导过他的论文,结果就一直被尊为老师,每次相见都诚惶诚恐,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学生,那谦逊质朴的神态每每使我这个日渐麻木懈怠的老师惭愧不安。最近读了他的散文随笔选集《不可碰触的年华》,在惭愧与不安之外又有了一份深深的感动。赵炳鑫出身于西海固一个农民家庭,毕业时母校的恩师曾叮嘱过“你们是西海固的儿女,你们走出的每一步,都应是为了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时光荏苒,如今的赵炳鑫早已走出西海固,身居闹市、人到中年,但岁月深处的那一声嘱托,他却从未敢忘却。他是西海固的儿子,贫穷而厚朴的西海固是他的衣食父母,更是他的精神家园,那里的一切早已溶入他的血脉,无论走多远,魂牵梦绕的依旧是那片神奇的黄土地。静守西海固,这是赵炳鑫的命。

    黄土囤积,造就这黄色山塬;天雨割裂,形成这破碎沟壑。”生在了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就说不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收获了太多的辛酸与无奈后,仍以百倍的汗水、千倍的努力去播种希望。祖祖辈辈、男女老少,年复一年,不屈不挠!这黄色山塬、破碎沟壑中感天动地的西海固人、震撼心灵的西海固精神正是赵炳鑫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灵魂。

    赵炳鑫的散文可以说全部都与西海固有关。他介绍西海固的风土人情:须弥山、火石寨;固原的“砖包城”、西吉的党家堰;撩心逗肺的花儿、有滋有味的年戏;西海固的黄酒、面塑、燎疳(跳火坑)……他几乎写遍了西海固的山山水水、方方面面,以抒发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的眷恋和怀念。他记述西海固的苦难和在苦难重压下的西海固人:父亲、母亲、乡党、山民;远去的伯父、失学的孩子、山里的男人;老大娘沧桑的身影、小媳妇凄楚的眼泪、女人们的善良坚强与隐忍……西海固人在苦难中跋涉的沉重和顽强是赵炳鑫散文中最让人感动的内容。《在彭堡的日子》《回望白城》《旱年纪事》《大山深处的那户人家》……这些作品就像滋生它们的黄土地一样厚重朴实,衷婉动人。生性木讷的赵炳鑫在抒写与自己血脉相通的父老乡亲时却是锦心绣口,深情无限,字里行间西海固人生存的艰难与不易、心性的善良与实在,历历在目,触手可及。真诚炽热的情感、纯净质朴的语言、平实细腻的心灵体验是这些散文最突出的特点。由于这类直接书写西海固的作品大多属于初期的创作,朴素与真实中也透露出作者早年生活的某些逼窄和局限。思考还缺乏深度,眼界也不够开阔。

    能够标示赵炳鑫散文艺术成就的,大概要算那些抒情写意、咏志遣怀的作品了。这类作品为数不多,从创作的角度看却比较成熟,对西海固挥之不去的眷恋和忧伤、对现代都市心理上的疏离与逃避使它们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气息。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初中国的乡土文学:丰富的乡土记忆与窘迫的都市现实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孤独无处倾诉的苦闷又不断咬噬着敏感的神经。而恰恰是这些内在的冲突与痛苦,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们的辉煌。同样,文学也成为赵炳鑫这个自称是“城市边缘人”审视自我、安放灵魂的芳草地,使他在艰难而苍白的现实中有了自己“诗意的栖居”。《心之咏》《让灵魂放生》《乡间月色真好》《关于孤独》《乡村情感》《独对秋风》《渴望雪塬里的故乡》《城市难为“家”》《故乡的四季》《永远的故土》《家乡的雪》《西海固散墨》《一个城市边缘人的心情》……单从作品的名称就不难体味到作者浓郁的感伤情怀。复杂的人生况味、温馨的乡土记忆、顽强的山里人秉性氤氲成较为丰富的内涵底蕴,使得赵炳鑫的那些孤愁离绪甚至风花雪月都透露出一份深沉和凝重。在流浪都市、远离故乡的日子里,守望着记忆、拒绝无奈,“把孤独的岁月守望成一曲忧伤的咏叹调”,温婉细腻,韵味悠长。

    《不可碰触的年华》中还有一部分杂文随笔、读书心得。表面上看这些作品似乎像作者的人生一样早已远离了西海固,可品读之间分明看得出这里的每一个思索、每一声叹息都来自那遥远的西海固;每一种愤怒、每一分期盼都渗透了家乡“苦”的汁液。

    赵炳鑫的杂文还够不上“匕首”“投枪”,也似乎缺乏直指人心、触及灵魂的功力。但他的可贵在于把笔锋固直地指向贻害一方的贪官,把赞美不遗余力地捧给“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是他那被苦难浸泡过的灵魂使然。至于读书笔记,从书目的选择上就已透露出赵炳鑫鲜明的西海固秉性:读《中国农民调查》,震撼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他和作者一起以哭泣之笔,再触“三农”;读《千年一叹》,追随的是余秋雨强烈的忧患意识、语言的锋芒和思考的力量;读谢冕的《世纪留言》,感受到的是文学的坚守与使命;读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感动的理由是她展示了生命的苦难并让“苦难结出美丽之花”;读闵生裕的散文,他欣赏作者描写乡土、传达民心“都市放牧者的文学情怀”;读林野的《灯》,沉醉于这位夜行孤独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意……对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阅读似乎更能表明作者的心迹。在灿若星河的古典诗词中,对南唐后主李煜情有独钟,而在众多的世界大师中他选择了徘徊在东西方文化边缘的爱德华·萨义德。李后主一江春水般的愁绪,家国之恨中蕴涵着的人生的苦难、生命的无常,让赵炳鑫找到了古典的知音;而萨义德让他心仪的则是那种无论身居何处都“格格不入”的悲苦和自觉地“拥抱疏离、走向边缘”的人生态度……

    在息息相通的作品中释放自己,赵炳鑫的阅读还不仅仅如此,读书对于他显然还有另一层含义。作者在《读书人语》里明确表达了拒绝诱惑、恪守精神家园的心志:“闭门既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明知“这个社会,追逐喧嚣不易,静守寂寞更难”,却执迷于读书的清幽寂静。读书,给繁杂的尘世带来一份心灵的宁静;让浮躁的灵魂懂得珍惜、学会放弃;给苍白的思绪带来睿智和凝重;更给困窘的人生带来成熟与自信。他说“读书,不正是没有城市的喧嚣而有冬雪般无暇的一方净土吗”?在早期记叙西海固父老乡亲的《回望白城》一文中也能找到相类似的表述:“当我心灵感到浮躁的时候,当我被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挤压得虚伪不堪的时候,当我被尘世中的名利纠缠,感到活得太累太烦的时候,当我的文字苍白无力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回望白城,那片朴素而敦厚的心灵净土,那是滋养过我的精神家园。”可以看得出,读书和西海固在赵炳鑫已合二为一,同是他的精神家园、心灵净土。选择读书,选择西海固,是一份勇敢,更是一份气度。

    结庐在人境,不闻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于走出贫困、事业有成的赵炳鑫,静守西海固是他心灵的自觉而非生存的无奈。这是他在穷困的日子里葆有艺术情怀,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坚守文学精神。虽然少了些恢宏的气度,却自有一份“心远地自偏”的清醒与坦然。祝愿赵炳鑫在故土的耕耘中不断收获,在精神家园的静守中不断升华……

相关新闻
SSI ļʱ